9月22日,环境专业研究生党支部暑期红色研学团队走进杨浦区工农新村小学,为四年级的小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思政实践课。这堂课的核心是暑期红色研学项目《烈士精神的校园回响:赵寿先事迹挖掘与传承实践》的成果之一:赵寿先烈士一家三代人跨越近一个世纪,赓续红色血脉的感人故事。
活动伊始,研究生党员通过珍贵的历史照片和详实的史料,将小同学们带回了那个风雨如磐的年代。一百年前,赵寿先出生于中国近代史上最动荡、最复杂也最充满希望的时期,他的信仰就是抗日救国。他曾执教于上海国立高级机械职业学校,即上海理工大学复兴路校区的前身,他投身革命洪流,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最终献出了年仅25岁的宝贵生命。他牺牲后,精神并未远去,嗣子赵训善接过了信仰的火炬,他花费数十年时间,搜集整理伯父的革命事迹,将零散的记忆碎片和历史文献拼凑成完整的英雄篇章,让先烈的故事得以续写和流传。此后,侄孙赵征又通过撰写和发表红色文章等方式,让赵寿先烈士的精神跨越时空,触达了更广泛的年轻群体。三代人,身处三个截然不同的时代,他们传承信仰的方式从抛洒热血、秉笔直书到网络发声,形式在变,但那份对党忠诚、为国为民的赤子之心,却始终如一,熠熠生辉。
这个跨越世纪的家风传承,深深地震撼了每一位师生。特邀前来的老党员李道康同志激情澎湃地说:“孩子们,这个英雄的故事,就是一颗红色的火种,点亮了你们的心!赵爷爷一家用三代人,守护了这团火。现在,轮到我们了!今天回家,就去做一件很酷的事:把这个英雄的故事,完整地讲给爸爸妈妈和你的兄弟姐妹听。咱们大家一起讲,这个故事就不会被忘记,英雄的精神就会像一场精彩的接力赛,一棒一棒,永远地传下去!”。
最令人动容的是孩子们在互动环节中的纯真反馈,当被问及听完故事的感受时,一只只小手争先恐后地高高举起,用童言童语阐释出他们的领悟。工农新村小学的校长居臻殷说:“这个烈士故事很有价值,鲜活且有生命力,这种宣讲形式也很新颖且有效,它让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历史离我们很近,英雄从未离开。”最后,现场的老师、研究生们就如何将红色教育更好地融入日常教学,开展大中小一体化思政教育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此次活动是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专业研究生党支部暑期红色研学项目的成果之一,不仅是一次成功的红色文化宣讲,更是一场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它成功地搭建了一座连接大学与小学、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桥梁,让红色精神在新一代的心中点燃了火炬,实现了跨越年龄、跨越时空的深刻共鸣与价值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