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建筑学院携手能源企业共探“双碳”技术创新

发布时间:2025-04-10浏览次数:10

2025年4月8日,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与上海申能能源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申能能服”)及其下属公司、上海能源建设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能院”)召开“双碳”技术创新交流会。申能能服下属张江供能、森兰外高桥公司副总经理吴爱臣、上海申能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区供事业部项目经理黄虞文、张江高科技园区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陈申,上海能建热电院副院长许鹰及资深节能工程师王重超等出席会议,同时邀请能动学院的校级冷却技术知识服务团队及其产学研联盟秘书单位的代表参会交流。会议在环境学院306会议室召开,由建环系系主任王海东教授主持。

会议现场

王海东教授首先致欢迎辞,并介绍建环系发展历程、师资力量及科研方向。环境系陈宝明教授围绕“双碳”背景下的生物质能研究,重点展示了生物质气化技术的基础研究、产业化应用及双碳技术创新研究所成果。研究所联合上海交通大学等校企单位,突破碳捕集技术瓶颈,解吸能耗低至1.8GJ/tCO₂,为行业提供关键技术支撑。双碳技术创新研究所团队目前正在进行生物质循环流化床纯氧气化试验研究,为打通生物质制备绿醇关键技术提供坚实基础。

技术研讨现场

随后,建环系林尧林副教授分享了团队研发的自适应中央空调系统控制技术,涵盖变风量温控、云平台管理等多项专利。该技术通过优化新风与末端控制策略,已在加州、广州等地实现年节电超800万度,投资回报周期缩短至半年内。

冷却技术知识服务团队带头人章立新教授重点介绍了团队在冷却设备产品设计、测试诊断与CTI认证技术支持、试验台建设、流动与传热及结构强度的数值模拟、热力计算校核和选型软件开发、大数据和机理双驱动的AI算法研究和模型预测、智能化运维、冷却系统的能效管理策略等方面开展的卓有成效工作,并以一个具体案例阐述了干湿复合闭式冷却塔在西北地区显著的节水节电效益。

上能院副院长许鹰博士表示,企业需求与高校科研方向高度契合,期待通过校企协同创新解决技术痛点,加速成果转化。上海能服副总经理吴爱臣指出,上理工的技术方案兼具前瞻性与实用性,为工业节能与“双碳”目标落地提供了新路径。 

上海理工大学建环系王海东教授发言 

上海能服副总经理吴爱臣发言

上能院副院长许鹰博士发言 

合影留念

王海东教授总结称,此次交流标志着校企合作迈入新阶段,未来将深化“科研—中试—产业化”全链条协同,推动技术共享、资源互通与人才共育,助力“双碳”战略与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