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双碳”,探索土木发展新机遇——学校成功举办2023年土木工程沪江国际论坛

发布时间:2023-09-20浏览次数:324

2023年9月15至17日,由上海理工大学主办,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工程风险与保险研究分会、上海市肿瘤能量治疗技术与器械协同创新中心协办的2023土木工程沪江国际论坛在上海理工大学成功举办。本次论坛聚焦“双碳”背景下岩土与地质工程的机遇与挑战,邀请国内外岩土工程领域的众多知名专家齐聚一堂,为大会注入了强大的学术活力。来自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知名高校专家学者与我校环建师生近400人参与本次会议,就如何应对双碳背景下的挑战,如何将可持续发展原则融入岩土工程实践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上海理工大学副校长蔡永莲、环境与建筑学院、国际交流处等相关领导出席了开幕式。上海理工大学副校长蔡永莲同济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朱合华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院长黄远东教授为大会致开幕辞,开幕式由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副院长彭斌教授主持。

2023年土木工程沪江国际论坛会场合影

蔡永莲副校长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土木工程沪江国际论坛旨在推动国际范围内前沿科技的合作与交流,上海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长期以来与多所国外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本次论坛围绕土木工程专业领域深入探讨“双碳”背景下岩土与地质工程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也是我们共同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的生动体现。朱合华院士在致辞中表示,实现“双碳”目标对国家的发展和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本次论坛涉及了岩土与地质工程发展中的多个瓶颈问题,为“双碳”背景下岩土与地质工程发展提供新思路。黄远东教授介绍了环境与建筑学院基本情况并致辞对与会嘉宾表示欢迎。 

上海理工大学副校长蔡永莲致开幕辞

本次论坛瞄准行业的热点问题、前沿问题,为土木工程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与国际视野。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孙钧教授畅想海上交通运输建设的伟大革命,并探讨了真空超导磁浮高速隧道工程的前期工作与运行方案,为如何实现海上交通运输建设提供了启发。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同济大学汪发武教授分享了2023年土耳其卡赫拉曼马拉什地震造成的损失分析,及其对中国双碳战略实现的启示。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新南威尔士大学Nasser Khalili教授围绕非饱和土力学展开主旨报告,为非饱和土力学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前主席、德国亚琛工业大学Rafig Azzam教授围绕基于数据融合和数据挖掘的自组织滑坡监测传感器网络作主旨报告,开发的滑坡预警原型系统为提高滑坡预警准确性提供参考。东南大学岩土工程学科首席科学家刘松玉教授分享了岩土工程低碳化技术创新与应用,包括岩土工程智能化和岩土工程固碳技术等,实现了岩土工程有效碳利用,为土木工程学科践行“双碳”战略提供新思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青年首席科学家、同济大学科研管理部部长冯世进教授全面分析了滨海软土地层能源群桩热力相互作用机制,为地热能清洁能源补充供热技术和滨海岩土与工程地质发展提供参考。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同济大学黄雨教授围绕土体大变形流动的时空演化规律、多相态转变的致灾机制、演化评估及灾害防治研究作分享报告。 

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汪发武教授作主旨报告

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Nasser Khalili作主旨报告

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作大会报告

此外,本次论坛还设置了平行分会场,为医工交叉研究建立了学术交流平台。与会者一致认为,这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有助于推动岩土与地质工程领域的发展,还进一步凸显了上海理工大学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和声誉。

2023年土木工程沪江国际论坛的成功举办为参与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闭幕式上,环境与建筑学院卢萧书记表示本次论坛不仅建立了高层次专家交流机制,凝聚了广大土木工程科技工作者的智慧,促进了土木工程领域的创新科研成果展示,也为推动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科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环境与建筑学院也将勇担使命,为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和践行“双碳”目标贡献上理土木人的力量。